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邱萬興專欄》拆除神話 吳鳳銅像日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玉山神學院學生與城鄉宣教運動(URM)第九期學員共同把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倒。照片提供劉峯松

原住民族群曾經被國民黨強迫定名為「山地同胞」,並強迫使用漢名,讓他們在文化傳承上面臨極大的危機。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簡稱原權會)在台北市成立,成為台灣第一個台灣原住民族的抗爭團體,並開始使用自己的傳統姓名。「原住民」三個字,正式出現於台灣社會。

為了抗議「吳鳳神話」所帶給台灣原住民在精神上、心靈上的壓迫與傷害,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結合了許多不同族別的原住民,於一九八七年的九月策畫了一次「公義之旅」的遊行活動。鄒族人向來沒有「建廟」的觀念,更遑論為吳鳳建廟,原住民認為整個吳鳳的故事都是從清朝以來統治者捏造的神話,他們要求刪除國小課本吳鳳「捨身取義」的神話故事。他們拉起各種抗爭布條「對不起,吳鳳,你並不偉大」、「吳鳳是劣士、莫那魯道是烈士」、「拆除吳鳳銅像」白布條,要求教育部刪除吳鳳虛擬的教材。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二日上午,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舉著「鄒族的故鄉不可能是吳鳳鄉」布條,到教育部向毛高文部長遞交抗議書,要求小學課本應刪除吳鳳神話的訴求。毛高文部長當場表示,今後全台國小教師將不再講授「吳鳳捨身取義」的神話故事。原住民籲請政府:

  1. 將吳鳳鄉改名(由鄒族居民決定之)。
  2. 伴隨「吳鳳神話」而花費了納稅人一億五千萬元建造的吳鳳神廟,必須變更其使用性質,轉變為「台灣漢族、原住民族和平紀念館」。
  3. 拆除嘉義火車站前吳鳳銅像。

鄒族認為吳鳳是一個神話,吳鳳是一個愛占原住民便宜的漢人奸商,不是殺身成仁的英雄。

但這些抗議活動,執政當局都不理會。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林宗正牧師帶領玉山神學院學生與城鄉宣教運動(URM)第九期學員共同把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倒。「吳鳳銅像拆除大隊」的原住民成員,包括Payen Taru(原權會副會長)、Toaw Yukeh 多奧.尤 給海(漢名:黃修榮)、林正輝、丹耐夫・巴基克禮(漢名:華進光) 以及 Kavas Takistaulan 卡法司.達紀斯島嵐(漢名:余進仁)等人,在林宗正、黃昭凱、戴振耀(高雄農權會會長)、劉峰松(省議員翁金珠服務處主任)、詹益樺等漢人的協助下,用電鋸波壞銅像馬腳,合力拉下、徹底砸爛嘉義火車站前的吳鳳銅像,端成數截,群眾歡聲雷動。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玉山神學院學生與城鄉宣教運動(URM)第九期學員共同把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倒。照片提供劉峯松。圖片來源:取自邱萬興臉書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玉山神學院學生與城鄉宣教運動(URM)第九期學員共同把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倒。照片提供劉峯松。圖片來源:取自邱萬興臉書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玉山神學院學生與城鄉宣教運動(URM)第九期學員共同把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倒。照片提供劉峯松。圖片來源:取自邱萬興臉書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玉山神學院學生與城鄉宣教運動(URM)第九期學員共同把嘉義車站前的吳鳳銅像拉倒。照片提供劉峯松。圖片來源:取自邱萬興臉書

當時爬上基座,將鋼索鐵鍊套上吳鳳銅像身上的玉山神學院學生余進仁,被警方踹在地上圍毆,住院一星期。林哲夫教授認為,「非暴力抗爭」就是要耐得住被打、忍得住被關,當公權力施暴的時候,我們就贏了一半。林宗正牧師與曾俊仁、潘健二被捕,因這個事件被警方逮捕收押一星期,然後以每人十萬元交保。法官是美麗島辯護律師林勤綱,經過二個月的庭訊,宣判他們無罪,檢察官也放棄上訴,全案確定。

還原歷史真相:吳鳳其實是要去跟鄒族談判的時候,因談判不成才被殺死的,但是殖民統治者把它解釋成殺身成仁。

鄒族人認為,把吳鳳尊為捨身取義的英雄,而且把鄒族居住的地方變成吳鳳鄉,對他們而言是奇恥大辱。

原住民歷經二年的不斷抗爭請願,一九八九年三月一日,內政部正式將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二日,國立編譯館也將吳鳳的故事從國小教材中刪除;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六日,正式宣布「曹族」更名為「鄒族」。

原文出自邱萬興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