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抑COVID-19活性潛力藥物紫蘇 花蓮農改場助提升產量

圖片來源:中央社

醃製紫蘇梅不可或缺的要角紫蘇,其萃取物經研究證實,可發展為具抑制 COVID-19 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全台僅小面積種植,花蓮農改場推紫蘇有機栽培及繁殖技術,將提升產量及品質。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發布新聞稿表示,紫蘇的營養及機能性成分豐富,深具發展潛力,自 2017 年起即開始相關研究。其中,紫蘇葉含有高量的鐵、水溶性的花青素以及脂溶性的類胡蘿蔔素,紫蘇的種籽所壓榨出的紫蘇油富含 Omega-3 ,是素食者的植物性深海魚油。

新聞稿指出,中央研究院於 2021 年1月 27 日於防疫專區公告全株紫蘇的萃取物,可發展為具有抑制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今年1月 15 日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證實全株紫蘇萃取物可有效減少老鼠肺部的病毒量。因此,在後疫情時代,紫蘇也成了開發為抗 COVID-19 潛力藥物、飲品或保健品的重要作物品項。

紫蘇是藥、食兩用作物,具有豐富機能性成分,葉片可鮮食、炒食及醃漬加工,種籽則作為榨油使用。紫蘇因後端利用方式而有其適合的品種、採收部位及方式。由於國內市場需求有限,只有小面積種植,僅供自用、加工調味、餐廳及中藥材店使用。

台灣目前若需獲得大量新鮮紫蘇,須自行栽培或經由產品開發商委託農民的方式契作收購。花蓮農改場發展「紫蘇有機栽培及繁殖採種技術」,可將紫蘇發芽率大幅提高 50 %,有助農民有機生產降低成本,增加獲利。

花蓮農改場指出,今年推出「紫蘇系列茶包配方及其調製技術」,利用此技術製作出的紫蘇茶包風味獨特,具熱銷潛力。相關繁殖與加工技術已公告徵求業者技術移轉,盼能推廣這項保健作物。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