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基進專欄》軍事合作升級 首要強化對中敵我意識

圖片來源:Pixabay 作者:Military_Material

昨(2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2022 國防授權法案」,指出台灣海軍應受邀參與 2022 年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

RIMPAC 是美軍從 1971 年開始舉辦的聯合軍演,在武漢肺炎疫情尚未爆發前,曾經有高達 30 個國家參與的紀錄,可說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軍事外交。在外交領域,軍隊往往有媲美第二外交部的重要性,相較於常見的以經貿關係促進雙邊合作,軍事合作絕對需要更高級別的互信。

透過互相理解彼此的指揮體系、裝備和技術,聯合軍演不僅能對實際作戰有幫助,對於聯合執行人道救援、反海盜、救災等任務都能有能力的提升。

不過,軍事外交最重要的價值,仍然在於傳達出戰略性的訊號,展現出參與國在區域內的力量。

台灣能參加,除了能傳達嚇阻中國動武的戰略訊號,更是對軍力養成有直接幫助。畢竟,大多數國家的軍隊都久未經過實戰,與持續有實戰經驗的軍隊進行合作,無疑是能提升國軍戰備能力(readiness)的適合路徑。

然而,RIMPAC 與美日、北約甚至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聯合軍演畢竟層級不同,幾十個曾參與過 RIMPAC 的國家之間還稱不上是安全同盟。如果台灣希望進一步提升國家安全,使國家利益與台灣更重疊的盟友——美國、日本、澳洲——有更密切的軍事合作,共享更機密的技術和情報,我們有必要展現更強烈的防衛決心。

台灣在近年來,時常有統派小黨與軍事滲透結合的案例,然而相較歐美國家對間諜輕則 3、4 年,重則2、 30年的刑度,台灣的法院卻屢次對共諜輕放,根據高檢署統計,從 2015 年到去年 9 月,相關間諜活動犯國安法共 222 件,卻只有 19 件判刑 6 個月以上,其餘九成均可易科罰金,對共諜活動嚇阻效果甚微。

目前台灣發展軍事外交已有不錯的前景,但若要進一步到軍事同盟,我們有必要更強化國軍、國人對中國是敵國的敵我意識。

圖片來源:取自 台灣基進 臉書

相關資料: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