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強化訓練量能 領犬員建議成立全國聯訓中心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目前有軍警、海關及海巡犬,多為負責緝毒及偵爆任務,憲兵退役領犬員劉信宏等人建議,目前犬隻大多民間捐贈,缺少偵測犬優良基因,應整合國家資源成立全國偵測犬聯訓中心,共用訓練及培育模式,避免資源浪費。

劉信宏今年7月自憲兵警衛大隊軍犬分隊領犬員退伍, 25 年軍旅生涯有 12 年與軍犬為伍,領有美式領犬員、美式助理訓練師、澳式領犬員、澳式訓練師4張證照。

談到偵測犬的訓練養成,劉信宏說,犬隻在3個月至1歲幼犬階段,會安排到寄養家庭進行社會化訓練,訓練犬隻從小習慣人多吵雜、不同氣味等複雜環境;1歲之後,再將犬隻帶回進行3個月至半年的基礎及專長培訓,訓練結束後即可成為合格偵測犬。

不過,劉信宏表示,從事訓犬工作十幾年,發現不論軍警犬或海巡犬,來源大多是民間捐贈、不到2歲的流浪狗或繁殖犬,幾乎沒有偵測犬基因,訓練失敗率高。

他舉例,曾經發生過,有偵測犬因為在3個月至1歲幼犬階段,未經歷社會化寄養,不習慣吵雜,出勤當天看到大巴士及人群就逃跑,「這隻狗基本上就不能再擔任偵測犬了」。

劉信宏建議整合國家資源,成立全國偵測犬聯合訓練中心,並以海關培育工作犬的模式為基底。他說,台灣海關與澳洲長期合作,除了採用整套澳洲訓練模式外,也著重偵測犬的血緣,家族必須都是頂尖偵測犬,才可以不結紮,繁衍下一代。

也有不願具名的現役領犬員認同劉信宏看法,建議應成立全國偵測犬聯訓中心,才能讓訓犬能量大幅提升,並集中資源,訓練優良的犬隻。

另一名現役領犬員則提到,目前訓犬環境最需要「明確的法律定位」,以警犬為例,執勤時不能咬捕,否則可能會有賠償問題。以國外為例,奧地利、維也納的初階警犬都必須具備「攻擊能力」,其次才是培養緝毒、尋找爆裂物等的進階能力。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