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促轉會:兩蔣侵害法治人權 國防部不宜視而不見

促轉會。圖片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國防部昨天指出,蔣中正、蔣經國是國軍步入現代化重要領導者。促轉會今天對此表示尊重,但對軍隊的貢獻,不代表能夠將其對法治與人權的侵害一筆勾銷,且歷年均有論述可參考,不宜視而不見。

促轉會要求國防部處置「威權象徵」蔣中正銅像,國防部昨天指出,蔣中正、蔣經國兩位前總統是國軍步入現代化與國家化重要領導者,在歷史上具關鍵影響,目前銅像均在營區,非促轉條例規定「公共空間」。

但國防部也指出,配合轉型正義政策推動,會持續與促轉會保持密切聯繫,但不是僅「拆除」的單一選項,可採取多元方式達社會和解。

促轉會下午發布新聞稿表示,對於國防部的言論表示尊重,但兩蔣對於軍隊的貢獻,不代表能夠將其對法治與人權的侵害一筆勾銷,且歷年關於兩蔣如何鞏固威權統治的研究,不論民間、官方,均有詳實研究及論述可參考,不宜視而不見。

促轉會指出,蔣介石於威權時期透過動員戡亂、戒嚴體制擴大總統權力,集黨、政、軍權力於一身。以促轉會轉型正義資料庫統計為例,蔣中正參與、介入審理軍事審判案件,經查高達 3472 件;其中不乏直接批示意見的案例,可見威權統治的性格。

又如,蔣經國自西元 1950 年代就跟隨父親參與台灣威權體制的建立,並擔負整合、指導特務組織的角色,無論是早期「政治行動委員會」、「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乃至於動員戡亂體制下的「國防會議」,蔣經國皆於其中擔任要職;就任總統後,侵犯人權的政治案件不斷,以林義雄宅血案、陳文成案等為例,受害者在遇難前,皆受情治機關嚴密監控,威權統治當局涉案的嫌疑至今仍未排除。

促轉會表示,威權統治當局為鞏固統治正當性,將兩蔣塑造為民族偉人,致使現今公共空間或建築,仍存有紀念或傳播兩蔣威權統治的物件、符號、標誌或名稱;因此,在轉型正義的進程當中,處置威權象徵實為無可迴避的問題。

促轉條例明文規定,為確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否定威權統治的合法性及記取侵害人權事件的歷史教訓,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的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同條項的立法理由更揭示,應禁止機關、學校、公共建築與場所,出現任何紀念或緬懷威權統治者的象徵。

促轉會表示,有關外界關心國防部轄下兩蔣紀念物是否屬於公共空間威權象徵及如何處置,軍隊營區營舍屬「機關」及「公共建築」,應無疑義;另就相關威權象徵如何處置一事,促轉會向來提倡「多元處置原則」,即「依法應予處置,但手段多元開放」,秉持此原則下,在2019 年4月 22 日、 2020 年3月4日召開跨部會研商會議,就與國防部針對轄下公共空間威權象徵達成多元處置共識,可惜國防部處置進度仍未理想。

針對國防部提到,有意願以多元方式推動處置公共空間威權象徵。促轉會對此表示樂觀其成,後續將積極與國防部展開進一步協商,或透過其他部會協調機制進行,期盼能協助國防部依法行政,在現有的共識基礎上,完成公共空間威權象徵處置事宜,落實轉型正義的國家政策目標。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