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美國仇視亞裔愈演愈烈 台僑嘆弱勢只能自求多福

圖片來源:中央社

特派專欄光天化日下,一名亞裔婦女在曼哈頓街頭遭非裔男子踢倒在地猛踹,目擊者卻掩上門,不願伸出援手。這是紐約冷酷的一面,也是亞裔在美國仇恨犯罪盛行之際無助的寫照。

這起3月 29 日午間發生的攻擊事件透過警方公布的監視畫面傳開,引起軒然大波。遭踹的 65 歲婦女身受重傷,施暴的男子逍遙法外,視若無睹的高級公寓工作人員遭停職處分。焦慮的旅美僑胞感嘆身為弱勢族群,如今只能提高警覺,自求多福。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美國針對亞裔族群的仇恨犯罪激增,各地近期陸續發起反仇恨亞裔運動,仍無法阻止憾事發生,連以自由、多元、進步為傲的紐約也不例外。

紐約州長古莫( Andrew Cuomo )以「令人憎惡」譴責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責成州警局仇恨犯罪工作小組協助市警局調查本案,並訴諸團結,強調無論外貌或使用的語言,大家都是紐約客,應時時刻刻照顧彼此並適時伸出援手。

在這波仇視亞裔的風暴中,台裔也無法置身事外。在紐約金融業的 28 歲僑胞林子涵近兩週就遭遇兩次言語侮辱事件。

她受訪時說,兩週前在地鐵上遇到非裔遊民乞討,對方有禮貌地稱呼其他人先生、女士,卻以 whore (婊子)稱呼車廂內唯一亞裔面孔的她。她上週去速食店買晚餐,店外有非裔遊民幫顧客開門賺小費,她決定自己開門,對方卻搖著手中的杯子罵她 Chinese dog (中國狗)。

林子涵表示,意見領袖敦促加強教育消弭種族歧視,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亞裔比我們低一階」的觀念深植美國人心,就算亞裔力爭上游打入主流社會,也難以扭轉弱勢地位。

50 歲的家庭主婦溫慶蘭早在高中時期,就在美國經歷遭非裔同學欺負、校方卻置之不理的事件。

溫慶蘭回憶說,當時她英語說不好,非裔同學常模仿中式口音取笑她,有次還嚇唬她、搶走書包裡的錢並塞進棒棒糖。她與姊姊向校方投訴,校方卻不願幫助華人,最後她只好摸摸鼻子認了,從此盡量遠離成群結隊的非裔同學,放學就趕快回家。

她表示:「亞裔在美國沒那麼強勢,一向都被排擠,沒什麼地位。過去受歧視感覺沒那麼嚴重,『黑命關天』( Black Lives Matter )運動後情況反而惡化。」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衝擊美國經濟,社經地位偏低的非裔族群受創特別深。紐約深陷蕭條之際,街道行人與地鐵乘客減少,遊民變得格外顯眼。而亞裔面孔難以撕掉「中國病毒」標籤,無可避免成為非裔族群與遊民發洩怒氣的目標。

上述亞裔婦女遭踹同時,一支在網路瘋傳的影片顯示一名亞裔乘客在擁擠的紐約地鐵上遭非裔男子痛毆,車廂內其他乘客不是無動於衷,就是顧著用手機錄影,眼睜睜看著亞裔男子被打到不省人事。

這些乘客事不關己的態度,與掩門無意救助遭踹亞裔婦女的公寓工作人員如出一轍。紐約市在疫情未平、民眾最需要互助的時刻卻顯露冷漠的本色,令亞裔族群心寒。

參選紐約市長的台裔企業家楊安澤在社群媒體推特( Twitter )發文:「旁觀者必須見義勇為,我們需要團結一致,在有人需要幫助時挺身而出。」

溫慶蘭感嘆,這些事件反映美國人總是自掃門前雪,華人則是有事不報案、把苦往肚裡吞。她與林子涵都說世道衰微,大家只能自求多福,夜間盡量少出門,在外則要提高警覺。

在美國歷經近 40 個寒暑,溫慶蘭只求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危機與連帶而起的仇視亞裔風暴早日落幕,大家回歸平淡生活,「亞裔在美國貢獻了不少,不應成為受害者」。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