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小野推紀錄片「不羈」 解答30年來台灣生命力謎底

符昌鋒與柯一正、小野開心受訪。圖片來源:中央社

導演符昌鋒執導歷史紀錄片「不羈─台灣百年流變與停泊」,呈現4名台灣先驅用行動倡導自由的生命故事;作家小野認為片中的「不羈精神」,能解答 30 年來尋覓的「台灣生命力」。

符昌鋒今年推出「流變與停泊」紀錄片三部曲最終章「不羈─台灣百年流變與停泊」,全片以文學家賴和、哲學家殷海光、民歌歌手李雙澤、前宜蘭縣長陳定南4名不同領域為代表,呈現從日治時代到現代社會間,儘管在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下,台灣人追求自由的嚮往。

符昌鋒與好友小野、資深導演柯一正接受中央社專訪,暢聊心中對於「不羈」的看法。

所謂的「不羈」為何,小野認為不羈與自由不同,「自由是心態自由自在,『羈』是約束、是套住馬口的嘴套,會想要反抗、因為有東西在箝制」。

柯一正則舉例 30 年前林懷民接受「尋找台灣生命力」訪問時,曾形容自己要像野獸般,「林懷民看起來斯斯文文,但他心裡還是有頭野獸、有雄心,堅毅的突破傳統,就是這群藝術家心裡最大的動力」。

30 年前,小野和符昌鋒受委託製作「流變與停泊」紀錄片的首部曲「尋找台灣生命力」,期望觀察歷經 80 年代各行各業急速發展後,邁入 90 年代的台灣社會轉型的樣貌。兩人決定深入台灣各鄉鎮,思考以台灣在經歷不同政權統治、文化洗禮後的生命輪廓。

小野當年一邊採訪、一邊寫連載手記,書寫田野觀察心得,有許多導演追著他問:「你找到台灣生命力是什麼了嗎?」想做為廣告標語設計,但繞了台灣一圈,小野和符昌鋒卻得不出結果,最終只以「尋找的過程就是答案」為這趟旅途收尾。

小野與符昌鋒當時透過採訪過程,從藝術家蔣勳、林懷民的創作,還有台灣森林小學創辦、地方推動文化傳統保存運動中,看見由下而上,公民自發的力量,身為外省第二代的他們,也開始對國家認同感到混亂、疑惑,「當我們開始覺醒,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有自己的戲劇、文學和電影,但『自己』到底是什麼」。

而起初「尋找台灣生命力」原先希望拍出台灣經濟、生氣蓬勃的樣貌,他們卻看見因開發造成鄉間地層下陷,「台灣錢淹腳目」全民瘋股票的瘋狂慾望、無殼蝸牛找不到住處等狼狽景象,小野坦言:「生命力很矛盾,有建設但也具破壞性」。

關於「台灣生命力」究竟為何的最終答案,小野在這次的專訪笑言終於在 2021 年等到了解答,「推動台灣前進的靈魂、生命力,是唯有『不羈』而已」。

賴和在日治時期筆耕不輟,深刻探索現代化過程中台灣社會苦悶,成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殷海光在戒嚴時期啟蒙人民爭取言論自由、李雙澤大聲呼喊「唱自己的歌」開啟台灣校園民歌風潮,而陳定南一絲不苟堅定整頓宜蘭,力抗石化工業進駐家鄉。

4名以行動實踐理想的「不羈」靈魂,也象徵著台灣人民一股無可抹滅追尋自由,並堅毅地突破框架困境的力量。小野期許「不羈」在 2021 年疫情肆虐之際,能帶給台灣人民鼓舞、力量。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