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中國社區與社群團購流行 台灣團長說分明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國網路巨頭入局社區團購平台,引發監管當局出手反壟斷,也讓外界關注到零售業生態正在變化。疫情之後,社區團購和社群團購變得更熱門,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團長」參與。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武漢肺炎)去年底爆發,今年初疫情嚴重期間,中國許多城市的社區採封閉式管理,民眾開始習慣在群組內溝通日常採買、生鮮食品再統一配送到社區的生活。「上網買菜」變得就像點餐廳的外送一樣自然,前者是自己做飯,後者是吃別人做好的。

中國電商發達,淘寶、京東這些電商平台占據大半零售業江山,但在大城市的郊區或小城市,能宅配的生鮮電商還不普及,社區團購因此有了成長的空間。

2017 年前後,在社群平台微信上出現越來越多「社區團購」和「社群團購」,由團長負責推薦商品、活絡氣氛、收集訂單。不少團長發現,這樣的經營模式與抽佣金,比起到電商平台開一家虛擬店還要低成本。

「社區團購」是以居住在社區附近的居民為主,購買的主要是生鮮食品,透過「前一天下單、貨送到團購點、消費者自提」的方式經營。

對於供貨者來說,這種銷售減少囤貨和配送成本、更有效率,團購也可以壓低價格。團長通常就是社區雜貨店或小超市的經營者,也可能是家庭主婦。

「社群團購」則不受地域限制,群組內的成員來自各地,購買的產品五花八門。團長通常有自己的貨源,也對自己的群友有一些認識,知道哪些人適合哪一類的東西。

來自台灣的朱華珍目前居住在上海,是一名社群團購的團長,經營一個 300 人的團購群組。她原本也想經營社區電商,但考慮到不是上海人,在地緣人脈上比較沒有優勢。

好團長有好的獲客及拼單能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去年起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滴滴出行這些網路平台業者以雄厚資本投入經營社區電商後,便掀起了「團長爭奪戰」。據報導,有些社區團購的團長在好幾個社區平台都兼職。

相較於社區團購,有觀察認為,社群團購發展更為蓬勃,甚至有可能發展成下一代的新淘寶。

朱華珍告訴中央社記者,她能明顯感受到疫情前後的消費變化。以生活在中國的台灣人為例,過去他們不能接受沒有品牌的東西,但疫情後變得能接受「品質可以但沒有品牌」的產品,譬如衣服和一些日用品。這讓團購的品項選擇變得更多。

據她表示,疫情期間,中國有些產品一度很難出口,其中就有些透過社群平台銷售,消費者接觸得多了也就有習慣了。

朱華珍說,經營社群電商不需要囤貨,向群友收到錢後才出貨,沒有什麼成本和風險,但這一行賣的是「信任」,看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要能處理客訴問題。「有人跟我說,喜歡在我這裡買東西,覺得可以相信我,而不是淘寶店的制式回覆。」

看準團購市場成長,社群平台微信也提供一些內建的功能,譬如「群接龍」和「快團團」等,幫助一些想經營團購的人更容易入門,也能跟其他團長拿貨。

一般來說,一個 500 人的團購群組,團長平均一個月賺得的利潤約人民幣1萬元(新台幣4萬 3000 元)。如果不到這個金額,團長也可能會放棄經營。

上述兩種團購模式,對台灣人來說,陌生中也有熟悉感。

來自台灣、在上海有 10 幾年零售業及食品行業經驗的黃盈智分析,台灣的便利商店非常方便,就扮演了有如社區團購點集貨、取貨的角色;而便利商店推出的型錄服務,也是推薦商品團購的一種方式。

兩岸在團購發展的不同,除了市場規模、城市便利程度及購物習慣造成的差別外,黃盈智說,在中國討論生意模式時,最常講的是「這有沒有碰觸到紅線」,沒有就先做做看;而在台灣,如果規定不明確的,通常會先向主管機關確認。

日前,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終於為中國的社區團購發展劃下紅線,從定價等方面防止壟斷,營造更公平競爭環境,避免賣菜的小商家被大公司的補貼逼走,最後消費者也得不到好處。

正在規劃社區購物平台的黃盈智說,這應是正確的方向,對產業上下游來說更健康,也可以減輕行業新進入者測試市場的壓力。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