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海神後海螫蝦 名列台灣新紀錄種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國立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黄銘志,在基隆正濱漁港採集到漁民在東沙海域捕獲俗稱「金絲猴」的「紅頭龍蝦」,經鑑定後命名為「海神後海螫蝦」,正式登錄為台灣新紀錄種。

台南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採集樣本是正濱漁港漁民在東沙島海域附近捕獲。這種海蝦產量稀少,平均一年捕獲量不到 40 隻,是基隆當地單價最高的蝦類之一。

由於國際上尚未紀錄到抱卵的成熟個體,學者對此蝦類成體大小有諸多揣測。黃銘志這次採集到 10 隻成熟個體,包含3隻抱卵雌蝦個體,有助於了解此蝦類的生態。

黄銘志表示,此次鑑定蝦種過程,得感謝國際螯蝦學會事務局長日本籍博士川井唯史的協助,共同合作將此稀少種類的蝦類特徵,進行繪圖紀錄、拍照及撰寫成論文,共同發表在國際期刊甲殼類研究( Crustacean Research )。

他說,這次採集 10 隻「海神後海螫蝦」非常難得,在鑑定工作完成後,已全數捐贈給國立台灣博物館保存,提供國內外學術單位研究參考。

「海神後海螫蝦」屬於後海螫蝦屬( Metanephrops ),學名 Metanephrops neptunus ,其中種名 neptunus 是羅馬海神尼普頓的意思,中文學名取拉丁文原意「海神」,加上屬名「後海螫蝦」而成。

此蝦類身長可達 29 公分, 1965 年在南中國海域首次發現,屬於深海蝦類,在澳洲被稱為尼普頓龍蝦( Neptune lobster ),特色為紅色頭胸甲及白色腹部,顏色鮮艷美麗,主要被發現在南中國海和澳洲西岸海域 300 公尺至 600 公尺深的海底。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