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民眾憂豬肉產地難辨識 學者:導入區塊鏈技術

圖為民眾30日在市場內選購豬肉。圖片來源:中央社

政府宣布放寬美豬、美牛進口,不少民眾憂心,部分豬肉加工品標示不明確,將難以辨別產地;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建議運用區塊鏈做出完整的生產履歷,甚至整體振興方案都應將科技元素納入,才能真正化危機為轉機。

政府宣布將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 30 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說,將落實由下而上的管理,不只包裝產品,夜市、麵攤等吃到的散裝產品,只要用到豬肉,都要標示產地與來源國,讓消費者可以區分及選擇。

不過民眾依然憂心,豬肉加工品多元,如貢丸、香腸等,恐難以辨別來源,王健全今天於中經院記者會上分享看法,他認為,百億元養豬基金的用途中,可以包含將區塊鏈技術使用於產地標示,因為區塊鏈不能竄改,可以做成完整的生產履歷,除了讓民眾安心,產業也可以轉型升級。

「導入科技,把產業紓困、振興做一起」,王健全認為,這個概念可以運用於整體產業紓困振興方案上;不論是製造業或是非製造業,轉型升級都是必走之路,疫情加速大家往數位化、無人化、自動化的方向走,政府適時搭配政策,也能夠為產業競爭力做一些加值。

以台灣工具機產業為例,王健全指出,工具機受到疫情影響,災情慘重,可以設計投資抵減加倍的方案,搭配落日條款,拉工具機產業一把,並引導業者進行軟硬整合的投資,才能真正強化產業競爭力。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