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馬克宏呼籲黎巴嫩改革 民眾要求法國接手治理

法國總統馬克宏。資料照。圖片來源:Emmanuel Macron Twitter

黎巴嫩大爆炸 2 天後,法國總統馬克宏 6 日飛抵貝魯特,除承諾全力給予人道救助外,也呼籲推動政治改革。黎巴嫩人民不滿政府貪污無能,超過 5 萬人連署請求法國接手治理。

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6 日上午 11 時抵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Beirut ),為災後首位造訪當地的世界領袖。黎巴嫩總統奧恩( Michel Aoun )與當地政要親自迎接,馬克宏一落地,便在推特上寫道:「黎巴嫩並不孤單。」

帶來大批人道救助物資與協助承諾的法國,儼然成為黎巴嫩這場造成至少 137 人死亡人為災害的最後一絲希望。

早在爆炸案之前,黎巴嫩就因為多年的政治動盪、貪污腐敗、經濟危機等問題而極不穩定,這一次的大爆炸使民怨更加沸騰。

馬克宏也如預期以協助為籌碼,呼籲黎巴嫩政府推動改革,「我等待黎巴嫩政府對於他們承諾的清楚回覆:法治國家、透明度、自由、民主、重要改革」。

他呼籲黎巴嫩政要「深刻改變」,使國家走出政治與經濟困境。馬克宏疾呼「現在是責任的時刻」,他要求重建政治議程。

馬克宏向一群高喊「人民要政權垮台」的民眾表示,「我在此便是要推動新的政治倡議」。

接著馬克宏在巡視受創港口時,被大批民眾包圍,他也停下與民眾對話。一位民眾向馬克宏表示:「人民要的不是協助,而是政治行動,讓我們擺脫這個政治階層。」

他先是表示理解人民的憤怒,接著回覆:「黎巴嫩是主權國家,這件事不是由我來做,而是由你們。」

然而眼下最緊急的,仍是人道救援。馬克宏 6 日晚間在國際記者會中承諾,將給予黎巴嫩所有需要的幫助,「最緊急的是提供協助」。

他表示下週將先派遣直升機、航空母艦協助,同時補充協助與支援將會在未來幾天完成規劃,並由聯合國與世界銀行進行協調。

法國與黎巴嫩歷史淵源相當深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聯盟將原屬鄂圖曼帝國的部分領土委託法國監管,其中就包含黎巴嫩和敘利亞。

從 1941 年法國宣布結束對黎巴嫩的委任統治至 1943 年黎巴嫩宣布獨立,法國在此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治理角色;對部分民眾而言,法國打造了現代黎巴嫩的政治結構,甚至將法國視為黎巴嫩的「教母」。

因此,大爆炸發生後,便有民眾在網路上發起連署,請求法國「在未來 10 年間治理黎巴嫩」,2 天內連署人數就已超過 5 萬人。

連署書寫道:「很清楚的,黎巴嫩當局完全無能鞏固與管理國家。體制失能、貪污、恐怖主義和民兵,這個國家已搖搖欲墜。我們認為黎巴嫩應該回到法國託管,以建立健全和永續的治理。」

黎巴嫩外交部長維貝( Charbel Wehb é)今日接受歐洲第一電台( Europe 1)專訪時表示,已經成立事故調查委員會,並承諾於4天內完成詳細報告,釐清責任。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