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藝術家邀綠島居民參與創作 藉吟唱撫慰逝者心靈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重思與居民關係。圖片來源:中央社

綠島人權藝術季舉辦多年,藝術節也逐漸從撫平政治受難者傷痕轉換為與在地居民對話,藝術家林羿綺今年首度邀請綠島居民參與創作「迴聲者群像」,藉吟唱撫慰逝者心靈。

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綠島人權藝術季,今年以「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為題,策展人羅秀芝試圖從邊緣發聲,以邊緣為核心,重新繪製座標,勾勒全新的倫理、政治、美學圖譜。

從 2006 年開辦至今的綠島人權藝術季,今年首次有藝術家邀請綠島在地居民參與創作。

林羿綺創作錄像作品「迴聲者群像」,邀請4名綠島在地居民飾演人權園區的工作者,分別以中文、台語、日語、英文,接力傳唱由斯馬里奧作曲,林羿綺、斯馬里奧作詞的全新創作「不等」。

林羿綺說,創作前她先到綠島人權園區走一趟,對過去關政治犯的「八卦樓」牢房印象深刻,有強烈的監禁感。之後也從史料中研讀到,每有政治受難者要被行刑之前,獄中牢友會清唱安魂曲,讓逝者得以安息。

只不過安魂曲較為悲傷,在林羿綺的錄像作品中,綠島居民接力演唱的「不等」,曲調反倒有種療癒人心的感受。

林羿綺說,搜尋白色恐怖資料,多半是偏向激進控訴或者是痛苦的故事,「但思考轉型正義時,該如何運用另一種溫柔、撫慰的角度看待受難者的靈魂?」她因而將歌曲定調為溫柔撫慰,但在歌詞中仍埋藏寓意,「過去從未消亡,甚至從未過去,它一直存活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參與演出的陸雅琪,每年只有夏天才到綠島擔任潛水教練,她平時在高雄從事表演藝術工作,這次參與創作,她坦言是到綠島3年來首次踏進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她在片中飾演園區導覽員,過去對這個空間帶有敬畏的心,但在唱這首歌時,卻有種安定感。

在綠島監獄負責行政工作的田鴻銘,在片中飾演園區警衛,他對監獄環境原本就不陌生,雖然他是土生土長的綠島人,但對政治犯、園區過往的歷史,只能從長輩口中略知一二,「藉由這次的參與創作,也拉近人權藝術季跟當地人的關係。」

經營民宿的綠島人李其益在片中飾演油漆工,他在片中要用英文演唱,原因是曾有政治受難者在行刑前,希望獄友為他唱英文歌送行。

開餐廳的田璟雲在片中飾演清潔工,她表示,參與創作的過程「又悲又喜」,悲的是早期政治犯會幫綠島開路、種田,也會幫居民看病,與在地居民關係緊密,不會對政治犯感到恐懼,但這次才實際感受到政治受難者當年生活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裡,她希望透過歌聲傳唱,撫慰曾經在這的受難者們。

綠島人權藝術季舉辦多年,藝術節也逐漸從撫平政治受難者傷痕轉換為與在地居民對話,藝術家林羿綺邀請綠島居民李其益(左起)、陸雅琪、田璟雲、田鴻銘參與創作「迴聲者群像」,藉吟唱撫慰逝者心靈。圖片來源:中央社

 

2020 綠島人權藝術季,即日起至9月 15 日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展出。8月初將有線上環景展。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