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洪正榮專欄》為雲林這塊土地與我們下一代留下更多無價的文化資產!

圖片來源:洪正榮 提供

一棟歷史至少已餘 85 年,且少數日治時期整體外觀仍保存良好的一棟古建物——「莿桐保甲所(現莿桐村辦公處,以下簡稱保甲所)」,將面臨拆掉重建成一棟預算 1300 多萬,4 樓高的建築物,但一切在 2/7 後,不得不深深感到不樂觀了。

明晚星期日晚上 8 點,台語直播跟大家報告目前整體狀況(含與公所晤談內容)。

強力拜託大家持續關注與分享起來!

齊為雲林這塊土地與我們下一代留下更多無價的文化資產!

該案,首先感謝當時大力關注此事的雲林鄉親們,分享者、紀錄各文資的粉專(註1),以及廖郁賢-時代力量雲林縣議員、 簡端良老師等在地研究文資的前輩,和在地友人們齊力關心協助。日前(2/17)已進入「文化資產價值評估(以下簡稱文評)」階段,而相關採購程序也已暫時停止。

但⋯⋯當看到這份 2/7 公所報告給縣府的公文,不禁開始為整個文評結果擔心起來,怎麼說呢?

02/07莿桐鄉公所府將整體調查狀況報告縣府文化觀光處。
另,為體諒第一線基層公務員辛勞,將其姓名遮蓋,因為重點還是在地方首長莿桐鄉鄉長-林靖焜。
圖片來源:取自 Âng Tsìng Îng 臉書

公所態度方面:

因整體文評中,是否具有保留價值,除了本身該建物構造與人文特色外(註2),最重要的關鍵往往還是取決於當地主管機關(鄉公所)對於此案的態度,然從年前公所違文資法未盡調查之責(僅從無使/建照判斷),在大家關注下讓採購程序暫時停止(適逢流標),也讓公所到發這份公文有整整一個月的調查期間,很難想像單從整體保存良好且完整的外觀屋頂石瓦、木造天花板、表面水泥覆蓋於內的磚柱(註3),皆完全符合稅籍資料「土石磚造』之記載,但公文內卻記載現況不符,不禁令人驚訝。

註3。
圖片來源:取自 Âng Tsìng Îng 臉書

基地選擇方面:

退一萬步來說,若對於當地有更好的行政空間與新建設,我想大家一定都很樂觀其成,但目前整體規劃上,相對拆掉該棟不僅已有近百年歷史的保甲所當大樓基地,然後又於保甲所斜對面,需橫跨將近 12 米餘寬的道路當停車場(註4),公所若真無其他基地可選,保甲所正後有一處建築基地更大(註5),不僅在設計上可更加整齊有序,交通也相對安全,為何公所不另擇地興建?為何一定要堅持於此呢?

註4。
圖片來源:取自 Âng Tsìng Îng 臉書
註4:據消息新大樓目前暫時規劃的狀況。
照片來源:張學閎 提供
圖片來源:取自 Âng Tsìng Îng 臉書
註5:黃色基地為舊活動中心兼老人會日托中心,衛星照比對下,黃色面積明顯大於保甲所加停車場總和。
圖片來源:取自 Âng Tsìng Îng 臉書

所以,衷心盼望莿桐鄉鄉長林靖焜,以及任職於雲林縣政府的文資評審的委員教授們,在該案的過程與整體文評中,能夠秉持守護文化資產的專業與態度,成為地方文資的推手,而非殺手,

多為雲林這塊土地,與生活於此的居民甚至下一代,多留一點十年、百年、千年後,子孫仍可情感連結傳頌的無價文資,感謝。

莿桐保甲所最早的航照圖,整體建物屋頂仍與現況大致相同。
圖片來源:取自 Âng Tsìng Îng 臉書

解說影片:

原文出自Âng Tsìng Îng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相關資料:

  • (註1)#今日文資、#哪裡要消失了、#文化資產報報、#文化前進實驗室、#台灣日式宿舍群近來可好、#雲林公民行動聯盟、#斗六人文社交圈、#斗六人文政治圈、#莿桐人.社交圈等。雲科大文資系。
  • (註2)明日2/23下篇補上,近幾天也會陸續分享該建物相關資料給大家。
  • (註3、4、5).詳見各照片內容介紹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