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央廣》金門大橋即將長出麥穗 預計明年中完工通車

圖片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圖片作者:高工局

歷經重重挑戰,交通部高公局終於在年後傳來好消息,目前金門大橋2.5米大尺寸基樁已全數完成,深槽區5個主塔基礎也已完成3個,施工單位正在挑戰難度極高的橋塔麥穗工程,順利的話,明年6月即可完工,徹底打通大、小金門間的交通瓶頸。

台灣最長的跨海大橋―金門大橋,全長5.4公里,跨越長達4,800公尺的海域,主橋所在的深槽區,水深更達23米。施工單位不僅要將口徑2米半的大型基樁,打入海底花崗岩盤下30米深處,橋下最大跨徑也長達200公尺;橋面更高出海平面47公尺,主橋上還有5座高31米、以高粱麥穗為造型的橋塔。

歷經重重的挑戰,包括克服每天6米的潮差以及強烈的東北季風;同時克服多達5千噸的海水浮力,將11座6千立方米的大型鋼箱圍堰,沉入水下近6米深處,作為橋墩基礎。目前2.5米大尺寸基樁已全數完成,深槽區5個主塔基礎也已完成3個,支撐麥穗造型的墩柱也開始逐層、逐節往上升。

高公局第二新建工程處處長郭呈彰受訪表示,整座金門大橋完工後,主橋上的5個主塔有如從海上長出5支高粱麥穗,而為了「長出麥穗」,施工單位必須先在海上,將1,020支鋼筋緊緊箍在一起,再往上開出麥穗來,這個最困難的瓶頸工程也已克服,他說:『(原音)所以我們現在從基礎上方,升出來的這個麥穗的這個形狀,底部有一個小頸部啊,有1,020支的主筋,那我們的那個箍筋、繫筋啊,在海上的作業啊,變成我們這個是很大的挑戰,在有限的海上空間裡面,要綁紮那麼多鋼筋,全部要在這裡密集,之後再像稻穗一樣打開,所以這個頸部是最辛苦的。』

郭呈彰指出,目前第一支主塔的頸部已經長到18米高,即將完成最困難的變化段,這個施工經驗也將複製到其他4支主塔上,未來進度就可以稍微加快。另外橋面的預鑄節塊也已在興達港陸續完成,待東北季風過後,即可運到金門工地依序吊裝。順利的話,明年6月,金門大橋即可完工。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