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綠能補給專欄》平地造林轉作營農光電,可提升環境價值

圖為台糖屋頂型太陽光電一景。/ 圖片來源:中央社

近日台糖的平地造林地轉用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環境與生態議題的公民,筆者不禁研究起了這次事件的始末。在一番研究後,筆者決定從伐樹的角度出發來談談這次台糖決定將原本的平地造林地轉變為營農型太陽光電用地的合理性。

台糖造林的初衷是為減少當時製糖的損失

在討論伐樹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台糖平地造林地的歷史。事實上,此次出現爭議的台糖造林地在一開始就為「農業用地」。在 2001 年左右,台灣的糖業於世界上的競爭力薄弱,同等級的砂糖每公斤成本高出國外三至四倍。

當時,為了彌補糖業上的損失,台糖分別從開源和節流著手,採取了兩大措施:

  1. 經營副業來增加財源
  2. 減少蔗田耕作來減少生產

而此次產生爭議的平地造林地便是當初因應減少蔗田耕作措施的產物。只是,由於台糖當時疏忽了有些土地為沖積洪泛區的礫石旱地,土地的土壤、水源狀況均不佳,所以並非在所有的土地上的造林狀況都如預期。

造林的種類與其目的

提到造林,不得不提的就是造林的種類。依據目的與功能的不同,森林可以被做多種的分類。舉例來說,根據其種植目的,森林可以被簡分為「經濟林」 (Economic Forest) 以及 「保安林」 (Protection Forest) 兩種。經濟林一般泛指以經濟利益(生產木材)為出發點而種植的森林,其多被種植於較平坦之土地上。與之相反,以公益、水土保持為出發點,多被種植於坡地上的則稱為「保安林」。

2735號水源涵養保安林:為涵養羅東溪及南澳北溪下游農田灌溉、工業用水及電源用水之水源、扞止土砂崩壞流失、防禦危害。
圖片來源:林務局網站

那,台糖種植的又是何種林地呢?

根據資料顯示,台糖自 2002 年起推動「20 年期」的平地造林計畫,而當時種植的樹木主要是以較具經濟價值的桃花心木等經濟樹種為主。由此可見,很明顯的,台糖種植的是未來將伐除來換取收入的經濟林。

然而,不論是經濟林還是保安林,只要是非天然林木就都屬於人工林的一部分。

而人工林為了達到其效益,定期疏伐是必須的,這也是林學界的共識。

台灣的經濟林與造林地現況

縱使台灣有約 60% 的森林覆蓋率,台灣的木材自給率卻不到 1%。且雖然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長年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但是人工林的占比卻逐年下降。造成此現象的原因除了已經實行了 30 年的天然林禁伐政策和限制年伐採量外,台灣林產價格不具競爭力也是另一個主要的因素。台灣林產的價格遠較國外高昂,原因不外乎為與高度機械化的國外相比,台灣的林木開採多仰賴人工,而人工遠較機器昂貴。因此,不具經濟效益或造林狀況不佳的人工林地被棄置、忽略,土地被其他次生林侵佔也是常發生的情況。

所以,台糖砍樹換營農型光電,合理嗎?

綜觀以上所述,筆者認為台糖將造林狀況不佳的農用土地轉向做營農型光電是合理的。首先,台糖的 20 年期經濟林本身就是種來砍伐的,在 20 年將到期的狀況下將其伐除只是依照原計畫進行。另外,此次的爭議地實屬一造林狀況不佳的土地。

將其收回,引進光電與農業專業的業者將農地回歸農用,不僅可以重新有效的利用土地,也可以創造不同的附加價值。

根據農委會規定,營農型光電在施作時光電板的覆蓋率不得超過 40%,且農產須維持本來的 70%水準。因此,在造林狀況不佳的農地上施作營農型光電不僅可以提升糧食自主率,也可以透過光電來創造比植樹更多的減碳量,實屬一合理之決定。

參考資料: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