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場開發如火如荼進行,部分業者希望政府盡快公布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則,也有業者表示,希望國產化要求更有彈性,也讓本土業者在市場機制下發展能進入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今天在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沃旭能源、海龍風電、達德 wpd、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安能集團(EnBW)子公司安能亞太等離岸風電開發商都參展。
其中,未參與第一階段示範風場及第二階段遴選競標的安能亞太發布新聞稿表示,希望政府能早日公布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機制,提出清晰規劃藍圖,才能持續穩定發展再生能源,並真正建立在地供應商的永續發展。
安能亞太總經理韋名凱表示,安能亞太投資的海鼎計畫裝置容量將達 2 GW,預估會是裝置容量最大的風場,與本土供應商密切洽談過程中發現,第三階段的開發時程與內容對供應商影響甚大,希望能有更清晰政策支持,讓本土供應商更願意投入龐大資本來參與離岸風電產業發展。
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預估也會與第二階段一樣包括國產化要求,韋名凱表示,一開始以保護方式培育國內產業是正確政策,不過,若要長久發展、打入國際市場,台灣供應商除了技術,也必須具有在國際市場中具競爭力的價格,未來應考慮這部分因素,在市場機制與國產化要求中取得平衡。
目前正積極籌備大彰化風場建造工程的沃旭能源則認為, 2026 年之後的狀況與現在可能會有很大不同,包括相關技術發展、供應商狀況等,若無法周全預測,保留一些彈性可能是比較好的做法。
沃旭能源並表示,尊重主管機關的想法,也會將就第一階段海洋風電示範風場,以及第二階段大彰化風場的開發經驗及實際遭遇問題,提供意見給政府參考,期盼政府與產業界充分溝通。編輯:黃國倫)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