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 2019 年國防報告書今天公布,根據內容顯示,整體防衛構想自 2017 年迄今仍維持「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但特別的是,軍方首次明確的公布示意圖,並區分濱海決勝、灘岸殲敵 2 階段。
國防部上午公布 2019 年國防報告書,在「國防安全戰略架構」篇章部分,除了公布總統蔡英文宣示重要國防的理念外,整體防衛構想仍維持「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從 2017 年開始沿用迄今。
國防部指出,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指導,發展「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整體防衛構想,並善用台海天塹及地緣優勢,發揮「創新╱不對稱」的作戰思維,綜合三軍戰力掌握戰場主動,給予敵人致命打擊,達成「破敵奪台任務失敗」的作戰目標。
國防部表示,戰力防護是戰力發揮的關鍵,用以貫穿全程。國軍藉由機動、隱蔽、分散、欺敵、偽裝、護衛、謀略、誤導,以及快速有效的損害管制,降低敵先期攻擊的危害,確保國軍戰力完整,以有效支持後續作戰。
濱海決勝部分,則選擇空中兵力及岸置火力可涵蓋的範圍,慎選決戰海域形成局部優勢,發揮統合戰力,阻擋敵方的船團;灘岸殲敵部分,在敵人登陸、艦岸運動之際,統合三軍兵、火力及預置障礙阻絕,並擊滅敵軍,使其無法登陸立足。
特別的是,過往國防白皮書僅公布整體防衛構想的文字敘述及簡單圖表,但此次則首度明確的公布整體防衛構想的圖表。
根據圖表內容,國軍的大型艦艇在濱海決戰區迎敵;在陸地的前端與後端則放置水雷,並在中間預置布雷艇;陸地則預置裝甲、飛彈車等兵力;同時並有偵蒐直升機、戰機等空中兵力。
國防報告書中也公布軍事戰略發展歷程的示意圖, 1949 至 1969 年為「攻勢作戰」; 1969 年至 1979 年為「攻守一體」; 1979 至 2002 年為「守勢防衛」; 2002 至 2009 年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 2009 至 2017 年為「防衛固守、有效嚇阻」; 2017 年迄今則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