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清朝治理下的台灣

《皇朝直省府廳州縣全圖》之福建省地圖。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bs-quote quote=”台灣納入清帝國的版圖後,官員不瞭解台灣民間社會的活力及特殊性,加上大量漢人移民來到台灣開墾,便形塑官員與移民「雙重外來」的特徵,影響歷史發展深遠。”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一、清治時代的社會與分期

1683 年(康熙 22)6 月,淸廷派施琅攻台,一擧於澎湖之役大破劉國軒水師;7 月 15 日,施琅納鄭氏降表,台灣的鄭氏王國宣吿滅亡。鄭氏勢力既滅,淸廷開始籌畫台灣的善後事宜,其中,台灣的或棄或留成為關鍵問題,也是朝臣爭議的焦點。然而,這過程長達8個月的棄留台之辯,仍需康熙帝的最後裁決,而影響皇帝意向的關鍵,則在於攻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施琅曾 3 度上疏請示台灣的棄留問題,1683 年(康熙 22)12 月 22 日所上《恭陳台灣棄留疏》中的條陳可謂集大成者,疏中力陳棄留台灣的利弊得失。在施琅的力爭保台下,1684 年(康熙 23)4 月,淸廷於台灣設一府三縣,正式將台灣收入版圖。

施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棄留台灣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値得爭辯的問題,在於台灣自古以來就不在中國的版圖之內,一向被中國歷朝視為海外蠻荒之地。康熙皇帝曾明白地說過:「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淸初撰修的《明史》則將台灣島(雞籠山)列於《外國傳》之中,在在說明了台灣於淸廷收入版圖之前並非中國的領土。因此,在施琅擊滅鄭氏王國之後,「攻佔」而非「收復」了台灣,如為「收復」即無棄地的可能,但「攻佔」新地則需考慮棄留。再者,淸廷進攻台地的動機在於消滅反淸的鄭氏勢力,台灣一地的得失本非其主要目的,這可以從康熙於平台之初格外在意鄭氏部眾的平服情況,而不甚關心台灣棄留的表現中,得到證明。既然台灣本不屬中國領土,又非為佔台而攻台,淸廷無可避免地面臨了棄留台灣的抉擇。

1683 年鄭清澎湖海戰圖。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平台之後,康熙在施琅第二次的上疏中瞭解了台灣棄留問題的重要性,始命議政王大臣開會議處,此時有正反兩派意見,眾說紛紜,直到施琅上《恭陳台灣棄留疏》,康熙才下定決心保留台灣。淸廷籌畫多年,辛苦攻下台灣,然主張棄台的大臣卻不在少數,他們持棄守意見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對台灣情形的無知,認為台灣是一塊海外荒壤,留之無用;其次為考慮治安問題,以為台灣本為反淸勢力的基地,居民持異心者眾,一旦復反,拙於海戰的淸軍將難以平服亂黨,即便平定,派兵駐兵之軍費徒增開銷,不如棄之;三為缺乏海防觀念,淸廷以陸權國自守,疏於海防,不瞭解台灣在國防上的重要性,而主張棄之以減少軍費及行政開支。綜觀棄守派反對留台的理由,不外是對於台灣地方的不熟悉及昧於海防之重要性,在經濟及治安的考量下主張棄守台灣,然而,這些意見對於曾親履台地視察而深切瞭解台灣重要性的施琅來說,是不足以說服他的,他在《恭陳台灣棄留疏》中一一反駁之,力陳棄台之不可,並羅列守台之利害。

康熙皇帝朝服全身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施琅在《恭陳台灣棄留疏》中,主要從國防、治安、便民及經濟 4 個角度立論,試圖消除康熙帝的疑慮,並說服他保留台灣一地。首先,施琅力陳台灣地位的重要性:他認為台灣地處中國東南海域的樞紐位置,山川港灣形勢自然天成,為一天然戰略要地,守之可為浙江、福建、江蘇、廣東 4 省的國防屏障。由此可見,施琅擁有進步前衛的海防觀念,於 300 年前即瞭解海防的重要性,將台灣視為東南海域的海軍基地,並且認識到要固守東南海疆,必須領有台灣,控制台灣海峽水域,才能永絕邊海的外患。

其次,他說明曾親自到台灣勘查地理形勢及風土民情,瞭解台灣是一塊豐饒的沃土,米糖魚鹽無所不有,如善加經營,極具貿易之利,棄之可惜。再者,棄地則需遷民,而用有限之船遷無限之民,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倘若遷民不盡,遺民遁入山林之中,與原住民或亂黨伙同作亂,甚至造船掠奪沿海,台灣豈不再度成為盜賊的淵藪,而且荷蘭人又不時覬覦台灣,一旦棄守,荷人必再度回返台灣,並利用台灣為基地侵略東南沿海。再則施琅針對朝臣棄台守澎的看法,建議不可僅守澎湖,因為澎湖孤懸海上,遠隔金廈,土地單薄不足以獨守,必須台澎並守,兩島互為犄角,聲氣相通,東南海域始得最堅實的保障。此外,對於朝臣認為台灣會成為中央及福建的財政負擔的憂慮,施琅也提出解決之道。施琅或許瞭解當時因三藩之亂初平,淸國元氣未復,2 年後又接著用兵台灣,軍費開支浩繁,中央及福建的財政負擔沉重,於是才有棄台以省開支的呼聲出現,所以他必須消除康熙及群臣的疑慮,讓他們瞭解守台並不需添兵增餉。為此,他建議裁減原本於東南沿海一帶防守鄭氏勢力的官兵,令其分防台灣、澎湖兩處,僅需一萬官兵即可固守,並採用寓兵於農的政策,讓官兵自食其力,可省內地的資助。最後,他再次強調台灣地位的重要,即使需要內地的資助才能守住,也萬萬不可放棄台灣,因為遺棄一定會釀成大禍,留住台灣則能使東南海防永遠強固。

《陳臺灣棄留利害疏》。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在施琅擲地有聲的強力建議之下,康熙採用了他的條陳,1684 年(康熙23)4 月,台灣棄留問題終於定案,台灣成為福建省的一府,下設台灣、鳳山、諸羅三縣,正式將台灣收入版圖。

二、治理政策之演變

淸帝國於 1684 年(康熙 23)將台灣收歸版圖之後,正式展開長達 211 年統治的序幕。滿淸以異族入主中國,因其統治核心為佔少數的滿族,而被統治者為多數的漢族,滿淸為了統治人口眾多的漢族,採取了一連串的高壓政策,以保護滿族免於為漢族所推翻,淸廷治理台灣亦延續此一壓制漢族發展的統治特色。

另一方面,滿淸興起於關外,以強騎驍兵橫掃中國,又延續明中葉以來的海禁政策,避免往海洋發展,重陸輕海,政權深具大陸性格;而台灣為一海島,文化深受海洋影響,從南島語族的遷入、荷蘭及西班牙勢力的入侵、倭寇海盜的盤據,到鄭氏在台發展國際貿易,在在融鑄了濃厚的海洋性格,淸帝國以一大陸政權統治海洋台灣,勢必產生許多與大環境相違且不合時宜的政策。而其所派駐來台的官員或兵丁幾乎皆非本地人,對於台灣的知識閉塞,傳統的思考模式難以瞭解台灣民間社會的活力及特殊性,只求 3 年任滿的消極態度,也無法專注於處理台地事務,貪污腐化的吏治及橫行鄉里的班兵交織成台灣特殊的政治現象。

1735 年法國人所繪清廷實際控制區域(土牛界線以西)。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作者:Jean Baptiste Bourguignon d’Anuville

由此,其以外來者身分統治在台的漢人及原住民,而將大陸政治勢力橫越海峽延伸至海島台灣,外來性亦濃,因此形塑了台灣史上淸治時代「雙重外來」的統治特徵。在「雙重外來」統治性格的籠罩之下,造成統治者先天認知的差異及壓制反抗勢力再興的防衛心態,進而採行了許多與大潮流相違且扞格難行的行政措施,其中以「禁海封山」為其政策骨幹,發展「為防台而治台」的統治方向,影響台灣的歷史發展深遠。

台灣的移民主要來自福建、廣東,此兩省於明末已形成強大的人口壓力,在可耕地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人民為求生計,紛紛前往可開發地仍多的台灣。漢人在台灣的拓殖雖然早在荷蘭人之時,但眞正奠定漢人移民台灣之基礎是在鄭氏治台時期。鄭成功採取了寓兵於農的政策,廣招中國東南沿海人民來台墾殖,從而營造了一個純粹以農業為主的漢人移民區。

據估計,前後隨鄭氏來台的漢人約在 6 萬人左右,加上荷治時期之移民約略在 10 萬人以上。淸廷將台灣收入版圖以後,初期鄭氏遺民多棄地撤退,任良田荒蕪,而且淸廷一再限制內地人民渡台,並約束漢人的墾殖範圍,即以海禁明令人民不許偷渡,復以封山劃定漢人活動區域,避免與原住民接觸。「禁海封山」的政策在淸治初期的確限制了漢人在台的發展,人口一度較荷治及鄭氏時期減少許多,然而,其後內地的人口壓力不斷將移民推往地曠人稀、沃野千里的台灣,渡台禁令形同具文,完全無法壓抑民間充沛而迫切的移民浪潮,而封山禁令在漢人將台灣平地開墾殆盡之後,亦遭受嚴厲的考驗,墾民迫近山區開闢荒埔,與原住民衝突的事件屢見不鮮。

禁海封山的政策導因於淸廷雖保留台灣,但其主要考量是基於鞏固東南沿海國防和地方治安,在不增加中央政府的財政負擔和不增加兵員人力的前提下,才將台灣納入版圖,至於台灣漢人及原住民的福祉,並非決定台灣棄留的關鍵。因此,淸廷對於統治台灣的政策取向,是消極的防守及封禁,並無積極鼓勵人民來台開發之意。故當漢人大量湧入台灣,尤其是偷渡來台之民,大多被認為是在內地無恆產、游手好閒之徒,是影響社會治安的最大原因,而漢人侵入番界、開墾內山土地,勢必蝕奪原住民的生存空間,進而發生糾紛,這些影響社會治安的因素,皆在要求統治穩定的淸廷所封禁之列。於是,禁海封山的政策應運而生。

港邊羅漢腳仔與綠營小兵葉阿牛人像,主要是在述說清朝前期清廷在臺灣實施嚴格的移民政策,為防範偷渡而頒佈多項的法令,綠營兵守在海口岸邊對於來臺者逐一盤問檢查。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閩粵人民偷渡台灣與其地理背景有密切的關係,福建地方依山濱海,山多田少;廣東各府則山海交錯,非山即海,貧窮居多。台灣因與閩粵一衣帶水,地土膏腴、物產豐饒,內地兵糧民食多取給於台灣所產米穀。閩粵地方民生艱困,而台灣謀生容易,於是內地人民紛紛冒險渡台耕種或貿易。閩粵民人渡台者,起初於春時往耕,秋成回籍,隻身來去,習以為常;其後由於海禁漸嚴,一歸不能復往,其在台立有產業者不願棄其田園,於是就地住居,漸成聚落。但因隻身在台,居住日久,為搬移眷屬,偷渡案件於是層出不窮。淸廷向來禁止移民攜同婦女入台的原因,就是因為如允許眷屬來台,人民在台繁衍後代,定居成村,幾代之後台灣可能會有土滿之患,而台地遠隔重洋,形勢險要,民人眾多,良奸不一,恐為地方之害,因而禁止攜眷渡台。但人民為了搬移家眷,仍不顧禁令,千方百計冒險偷渡過台,因此,偷渡的盛行亦與淸廷不符人性的封禁政策有關。

專門從事帶路偷渡生意的人稱為客頭,帶路來臺切結書上明記渡臺之人數,應付多少錢給客頭,並規定客頭需負責帶路到臺灣。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本文摘自《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 book_author=” 溫振華, 戴寶村 ”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book_publish_date=”2019/06/03″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6/2019-06-1812.26.27.png” book_link=”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763″ book_link_text=”玉山社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23956?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6″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78071.html?” ext_link_text_2=”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