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文科閱讀測驗,其中一題要求考生分析台灣歌手羅大佑與李宗盛的異同,題幹中還出現 4 首歌詞片段。解題老師認為,年輕人對這兩位音樂人都不熟悉,考驗文本理解和思考深度。
國文科第 28 至 30 題組,改寫自馬世芳「煙花與火焰的種子」,文章敘述台灣音樂人羅大佑、李宗盛的風格異同。其中作者形容,羅大佑把台灣流行音樂從「天真」帶向「世故」,歌詞充滿時代感和沉鬱滄桑;李宗盛則擅以作論方式寫歌,深深挖掘生命內在的惶惑與悲歡。
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成功高中國文教師涂琦表示,文學本來就是藝術,國文科題目與音樂、戲曲結合,並不意外。不過考題出的是羅大佑和李宗盛,對參加學測的 17 、 18 歲高中生來說較陌生,她幽默地說:「如果是考五月天和伍佰,會更好。」
但涂琦說,就算學生不熟悉兩位音樂人也沒關係,答題還是要從文本來分析。這 3 個題組對考生可能會「為難一點」,畢竟現代學生思考深度比較弱,題組無法直接從文章找答案,而需理解文章內涵,判斷出兩位音樂人的異同,可能要在文本、題目來來回回數次,才能選出正確答案。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全中教)解題團隊、板橋高中教師官廷森表示,年輕學生可能聽過這些歌,但不知是羅、李兩人的作品,這題的素材非常靈活,很多學生都跟他反映,對這次印象深刻,但仔細閱讀後不難選出答案。
官廷森提到, 29 題的題幹具備誘答性,關鍵在於考生需判斷文章中哪一段是說羅大佑、哪一段是說李宗盛,哪一段又是在分析羅、李的異同。尤其文章第二段以「就在羅大佑掀起黑色旋風的時刻」開頭,整段卻是在說李宗盛,不仔細的考生恐怕會弄錯。
官廷森表示,這類要考生判讀文本、分析比較的題目,越來越常在學測中出現,學生平時一定要多訓練閱讀脈絡,答題時要有耐心。可以先看題幹,再回過頭讀文本,比較容易抓到關鍵之處。
得勝者文教解題團隊教師林宗賜表示,李宗盛和羅大佑是他那個時代非常有名的歌星,年輕人恐怕沒接觸過,答起題來會比較吃力。學測出這種題目,就是打破過去「以課本為中心」的命題方式,告訴考生語言和生活是相結合的,平時需廣泛閱讀、大量閱讀,「素養靠平時一點一滴累積。」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