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借鏡日本災後應變 審視台灣不足

圖片來源:中央社

(記者 許心怡、黃于芯、張淳瑄、劉力嘉投稿、採訪報導)

去年(2018)九月初,日本遭受號稱 25 年來最強颱風──燕子侵襲關西地區,造成嚴重災害,幾天後北海道地區又發生強震。當國際大肆報導一周兩次天災重創日本,並大膽預估關西機場,要花上數月甚至兩年時間才能完成修復。

豈料日本災後重建的效率神速,讓全世界大為驚嘆!不過短短一周內,日本就重啟了關閉的關西機場,北海道地區也陸續恢復供電,顯現出日本人能夠沉穩面對天災,並如此快速的修復。

同屬颱風地震頻繁帶 防災工程定期更新成重點

全世界有 70% 的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海島國家,日本與臺灣便同屬地震帶上的海島,但臺灣跟日本處於不同板塊上,因此臺灣的地震斷層帶相較日本短許多。

在 311 大地震中屹立不搖、庇護 320 人性命仙台市立荒濱小學校舍,現已整理為紀念館,供人參觀、學習地震知識。

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表示,除了地震頻率比日本少外,要發生像 311 芮氏規模九以上的地震機率很小。日本這百年來以來有非常多的地震紀錄,其中以 1995 年發生的關西大地震最為嚴重,也因此日本在建築結構、公共安全以及救災避災相關領域研究領先全世界,救災防災更是完善地系統化,當遇到地震時也較能以長年的累積經驗沉穩應變。

過往日本面對颱風經驗的也不比臺灣多,關於颱風的應變、災害設備也較不完善。2018 年日本屬於颱風較多的一年,加上強度大損失也較多。陳文山指出,其實每年平均降雨量約 2600 毫米,並沒有逐年增加,但雨量分佈集中在短暫幾天,一個颱風約可以帶來 1000 毫米的雨量,都會區排水防洪工程規劃也必須不斷更新,才能處理短期內龐大的降水量。

去年(2018)八月下旬,位於華南的大低壓帶與西南風輻合,造成臺灣南部近一周的暴雨,就是因排水防洪工程規劃不足以支撐短期龐大的降雨量,才造成洪災的發生。

強颱燕子侵襲日本期間在當地旅遊的民眾洪上茗就深刻感受到,日本政府與民眾對於防災的嚴謹。洪上茗指出,日本政府在颱風侵日前,便暫停許多交通工具,前一天更全面停止所有可能會影響的設施,避免災後更多損害,颱風當天除了便利商店外,所有餐廳、百貨公司都會暫停營業。

有趣的是,日本並沒有颱風假,要不要放假由各公司行號、學校、民眾自行決定,相較臺灣,民眾颱風天常聚集到百貨公司活動,許多商家更照常營業為了搶賺颱風財,明顯對比出日本人以高標準嚴謹看待國家公共安全以及人身安全。

大川小學校,因為師長判斷錯誤,逃向錯誤的方向,造成許多學生罹難。
圖片來源:郭紀子 提供

臺灣過於依賴人治 制度必須更加嚴謹

「天災發生時,臺灣的報章媒體時常報導政府官員救災不力,或者是未到災區勘災。然而日本民眾卻不吵不鬧、理智守序等待物資發放和救援」,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何欣泰語重心長說道,臺灣太過依賴人治,在災害發生時就容易自亂陣腳。

首長到災區的慰問其實只是形式,何欣泰強調建立完善的制度很重要,因為真正在做事的都是制度。若是地方依照 SOP 確實回報,那麼重建的效率將會出現驚人的改變。日本國內近年便討論設立防災大臣的職位,由此可見他們對預防性措施上的重視是臺灣必須學習的。

在災後日本政府以及當地社區更是擁有良善組織化管理、迅速重建的能力,而這樣的精神更是符合了日本大和民族令各國敬佩的「創生」精神。

臺灣目前在社區建築管理上的弊病就是老舊房屋,當新的政策頒布以後,新蓋大樓必須設置管理委員會,協助社區事務並規訂危機處理標章,然而儘管政府有明令舊式大樓須改善無人管理的狀況,但其成效卻不顯著。為確保安全,政府應更加強力推動、嚴格實施並定期抽查,使災害發生時,居住在老房中的住戶不至於慌亂逃生,造成慘重死傷。

地震後重建的新住宅區。
圖片來源:郭紀子 提供

臺灣物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郭紀子表示,若是我們能夠學習日本,將所有單一社區委員會的力量凝聚起來,創建成協會組織,就能夠在危機來臨時互相幫忙。「地震保險理賠」、「社區長期修繕基金」、「政府補貼款項」是重建災區所需必備的三大條件,然而卻也是臺灣最薄弱的環節。對此郭紀子表示人民缺乏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因此社區長期修繕基金較容易被忽略,而平時防災的模擬便顯得更加重要。

借鏡日本慘痛經驗 擬定防災措施刻不容緩

日本防災政策依照產業損失的輕重程度去做規劃與建設,建築防波堤抵禦第一波侵襲的海浪,將農業與工廠置於沿海低窪區,工商業遷到較高地區,住宅則在山區。若海嘯來臨,覆滅了低窪區,至少重建的速度與損壞都比過往人財皆失得好。

儘管看似完備,真正實施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其中牽涉到許多土地擁有權及資金等問題,因此臺灣沿海易災地區若想執行,必須更加切合本土地理狀況,修正不足,提出更適合且完備的計畫。

以國際合作的角度來看待,何欣泰建議臺灣政府力拼與日本簽訂協議,兩地同屬地震、颱風發生頻繁的地區,且地理環境相近,救災速度、物資比起其他相鄰國家皆可擁有好效率,在面臨天災時能夠動員更多人力協助救災,企業也能各施所長,以專業方式互助互惠,除了增加觀光同時也能促進經濟。

311 後受災地區努力振興災區觀光。
圖片來源:郭紀子 提供

地球各地災變因人為或環境的變遷逐年增加,全世界皆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自然嚴峻考驗,國家政府與民間合作、甚至是人民意識的自我覺醒,都是現在最重要的議題,改變已是刻不容緩。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