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央廣》2018 台北數位藝術節 探索人工智慧與人的關係

圖片來源:中央廣播電臺 圖片作者:江昭倫

因應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機器人與人類及藝術的關係也成為關注議題。2018 第 13 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就首度以「超機體(Trans-robotics)」為主軸,精選國內外藝術家作品,探討未來人如何與具有智慧或創意製造能力的機器人共存或互斥。

2018 台北數位藝術節持續呼應當代科技發展與藝術的關聯性,今年策展主軸為「超機體」,邀請國內外 6 件經典與前衛數位作品參展。

這當中,包括被譽為「錄像藝術之父」的南韓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於 1964 年創作出的擬人形象的機器人作品「Robot-K 456」,代表早在數位及科技藝術發展前期,機器人就已經成為藝術家思考的議題。

還有一件「The Big Picture」作品,德國藝術家利用從美國太空總署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偵測到火星照片,將這些訊號數據輸入庫卡機器人裡,再藉由機器人演算後繪製出一件巨型的超高寫實火星風景,其美感與精準度兼具,令人印象深刻。

英國藝術家奧斯卡・夏普與日本藝術家深田晃司的兩件短片正反觀點的作品,更充分說明了今年台北數位藝術節探討藝術家與機器人之間的微妙關係。策展人羅禾淋説:『(原音)Oscar Sharp他是人工智慧寫劇本,人要照著人工智慧寫的劇本來演戲;深田晃司他是一個正面的例子 機器人變成電影中的演員,機器人要聽從人的命令演戲。所以這個主控權,我們是要聽著機器人演戲,還是機器人聽著我們演戲,這兩個作品剛好是正反、二元的關係,也是我們這次「超機體」很核心的一個概念。』

除了參展作品,本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也規劃國內數位新銳藝術家創作展演、國際講座、研討會、工作坊與電影欣賞,以及「兒童科技藝術人才培育營」等活動,讓一般民眾更能感受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如何逐步融入我們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