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張昭仁專欄》易思安不解的台灣「主流」觀點

上個月美國智庫「2049 計劃室」研究員易思安訪台,非常驚訝台灣在國際形式大好之際卻是悲觀當道,不解為什麼《台灣旅行法》通過,美國陸戰隊即將入駐內湖 AIT,在在顯示美國對台灣的重視,台灣的主流觀點卻是呈現在悲觀論調。

易思安的困惑是可以理解的,明明形式大好,主流觀點卻是悲觀當道,易思安不瞭解的是台灣主流觀點不代表主流社會,掌握台灣發言權的人大多是延續國民黨特權的特定喉舌,人士或是滿腦從中國觀點看世界的維持現狀人士,他們不代表從台灣土地生活看世界與過生活的普羅大眾。

台灣主流觀點由兩類型的人形成,第一是延續國民黨壟斷媒體發言權的人,第二是「受好受滿」中國式教育,不分黨派的人,這二種人的共同特點就是生活在台灣,卻習慣從中國看世界。從中國看世界,在台灣「維持現狀」就是偏安,偏安面對中國一帶一路的延伸,海權陸權的擴張,會得出什麼結論?不悲觀也難。

但是台灣主流社會的普羅大眾的生活與以上這二群「吃公糧的」(不管是過去或現在吃的)是不相同的,現實生活是在奮鬥中求生活,理性與客觀是奮鬥生存不變的法則,從生活看世界,没有虛妄的中國,客觀的評估生活與理性看待世界中的每個細節,從細節中得出結論。在生活中,自由民主是台灣人民基本生活方式,無論如何艱困,為自己、為子孫永不放棄。

在環視世界中,中國的海陸權擴張,陸權上受到印度的壓制,海權上受到日本在東亞,美國在南海的制衡。中國一帶一路經過的都是資源困乏的地區,除了將無用的基礎建設(歐盟話語)強塞給這些可憐的落後國度,創造他們更多負債,延續中國經濟免於疲乏困頓之外,這樣的拉窮補己的策略能延續多久?面對西方國家對科技專利的嚴管,美國市場的經濟制裁,西方國家的外交政策不再行禮如儀,面對中國内部生產人口老化,國家權力嚴重失衡,這個國家的前景並不像中國黨營媒體講的一口好夢,這些觀察並不難,只要跳過「受好受滿」的中國式教育,從生活中,持平去看,並不須什麼高深學問才能理解。

台灣要跳脫悲觀論調,其實不難,向真實生活學習,從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歷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奮鬥中理性客觀的分析未來。

台灣前景並不悲觀,不是因為這群掌握發言權的人,而是因為每一個真實生活的普羅大衆!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