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洋蔥產銷血汗小農怒 農委會要查

圖片來源:中央社

近來洋蔥收成,在價格相對穩定的檯面下,卻有小農的心酸淚,有農民披露,15 年來契作價、交易價、收購價全被盤商操作打壓,外銷也受阻。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獲知後,允諾徹查。

根據產業界資訊,零售市場中型洋蔥1顆約新台幣 10 元或是 4 粒 50 元。農委會官網顯示,全國是洋蔥年需求量 6 萬公噸、栽種面積約 700 到 800 公頃,年產量約 3 萬多公噸。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指出,洋蔥供應量國產、進口各約佔一半,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洋蔥是價格相對穩定、營養價值高、味道甘美的作物,推薦國人多食用。

表面上,洋蔥價格穩定,並可冷藏調控釋出,在菜價高昂或青黃不接的時候,冷藏洋蔥釋入市面,為消費者加菜,炒菜煮湯涼拌皆宜;然而營養又美味的背後,卻是小農的滿腹辛酸,因為其中可能隱藏著長年未被正視的產銷問題。

洋蔥最大產地在屏東縣,在總統蔡英文老家附近務農的農友告訴中央社記者,以產地收購價來說,洋蔥 1 袋 15 公斤 15 年來價格幾乎沒有波動,以前 150 到 180 元,現在 180 到 200 元,但是原物料等成本漲幅都比這高,若能有 1 甲地,種半年、運氣好沒遇天災才能產出 400 袋,農民血本無歸。

一位枋山鄉的小農質疑,15 年來,4 大盤商坐地瓜分利潤,「農民一年也只能收到 40 萬元,全家 4、5 人總是辛苦過日子,怎麼改善生活?」

農友也質疑,收購洋蔥的盤商可能也和貿易商聯手,趁著雲林、彰化、嘉義及屏東等地國產洋蔥陸續收成價購時,將等級較差的進口洋蔥倒入各市場拍賣,左手透過擴大供應量打壞市場交易價,右手把農民辛苦半年種出的洋蔥,壓低產地收購價。

農民說,從收購價、自行送市場拍賣的交易價,到契作價,全受台北、彰化、嘉義及恆春 4 大盤商操作,一進一出,每袋送市場拍賣利潤就有 50 元,而且每袋重量從 15 公斤變成 13 公斤。

此外,國產洋蔥 1 公斤只用比成本 5、6 元多 1 元的 6、7 元契作價收購,「請問要農民怎麼生活?、對照農民、盤商的付出及獲利,根本不成比例!這樣的產銷實況合理嗎?」

累積多年的抑鬱,小農也批評農會未能發揮產銷調節的功能,反而坐視盤商殺價剝削農民;甚至產銷合作社或農會的冷藏庫,小農民想租來儲存自行銷售的洋蔥,避開盤商操作的魔掌,現在冰庫明明還是空的,卻總是被告知「租走了」,強烈質疑因為要租給大盤商。

小農並說,政府說要幫助農民的一些補助措施,小農也都沒有享用到,連要改走外銷日本,小農也無法取得產地證明,簡直是被綁死在盤商操控的產銷體系內。

中央社記者訪問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他說,洋蔥收購價不能低於往年水平,會要求農糧署處理,他也要了解 4 大盤商是怎麼一回事,並且監控價格、要處理冰庫租用事宜,並且要幫助外銷提供產地證明

陳吉仲說,改善產銷結構,一直就是他上任以上想要要處理的事,小農反映的問題,「要徹查」。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